清聽聲學智慧舞場系統為“寧靜街區”建設提供支撐,獲肯定!
日期:2025-10-16 10:43:08 發布者:本站
近日,北京市朝陽區以“靜音保衛戰”為牽引,創新工作思路,打破治理邊界,試點推動從“寧靜小區”到“寧靜街區”轉型升級,這一舉措被寫入2025年朝陽區政府工作報告,成為年度重點任務,值得一提的是,試點率先在郡王府廣場引入清聽聲學智慧舞場系統,其從傳播路徑實現源頭防控的成效已獲得官方肯定,為“寧靜街區”建設提供“技術+管理”的雙重支撐。>>>> 共朝美好 向寧致靜|從“寧靜小區”到“寧靜街區”,朝陽區構建和諧宜居生活新場景
01-政府高度重視
從上層指導到地方試點加速落地
近年來,噪聲污染防治早已由被動響應投訴向主動創建“寧靜社區”轉變已成為國家與地方的共識。生態環境部發布《推進寧靜小區建設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從制度、技術和管理等方面對寧靜小區建設提出明確要求,建議在規劃、設施改造、主動監測、自治管理等環節同步推進,以提升居民對聲環境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在地方實踐中,多地已啟動或發布配套文件與試點指引,央媒與地方報告也紛紛提出將“寧靜社區”“寧靜小區”納入更大范疇的寧靜示范建設與公眾參與體系,鼓勵以小切口試點、以示范帶動全區推廣。
山東省
在省級城市更新意見中,明確要求“持續推進噪聲污染防治行動,推進‘寧靜小區’建設”,現在山東省已將“寧靜小區”建設納入更高層級的城市更新戰略框架中,成為城市品質提升的一部分。
浙江省
浙江省發布省級《寧靜小區建設辦法》(或實施細則類文件),從省級層面規范建設原則、評價體系、職責分工與長效機制。
寧夏回族自治區
在省級美麗城市建設方案中,明確提出“持續實施噪聲污染防治行動,推進‘寧靜小區’建設”。
杭州市
官方報道稱,“杭州市拱墅區積極探索建設‘寧靜城區’治理模式”,將“小區+沿街商戶+公共場所”納入噪聲治理,并提出“寧靜街區商戶入駐公約”、噪聲“友好線”、商戶信用管理體系等制度。在拱墅區東新街道,“拱墅區探索噪聲監管 ‘一件事’ 著力建設寧靜街區”的實踐,并被評為省級優秀案例。
上海市(含浦東新區)
上海自2023/2024年起開展寧靜小區試點(多小區入列),并在2024 年組織試點評估;浦東新區也于2025年發布區級《寧靜小區建設試點工作通知》,明確試點目標、指標與推進路徑。
深圳市
深圳在2025年發布地方技術標準/指南《寧靜小區建設技術指南》(DB4403/T 602—2025)及配套規范(2025-04-01 實施),從“規劃—建設—管理”全鏈條給出技術路徑與規范化建議。
廣州市
廣州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開展寧靜小區創建試點的政策體系研究與技術支撐招標/項目采購,顯示市級正推進試點與制度化研究。
黃石市
“寧靜小區”建設是2025年湖北黃石市級民生實事,今年市生態環境局制定《黃石市推進“寧靜小區”建設試點工作方案(試行)》,經評選報送,全市12個居住小區申報建設“寧靜小區”,今年11月底黃石市將對12個試點小區建設情況進行驗收授牌。
南寧市
廣西南寧新修訂的《關于加強南寧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通告》已于2019年5月正式施行,據“新通告”第十三條:在部分區域試點設立交通寧靜化街區(以下簡稱寧靜街區),禁止超過車輛定置噪聲限值(85分貝)的車輛在夜間(每日22時至次日6時)通行寧靜街區,寧靜街區內禁止非機動車鳴喇叭。
其他/全國層面
生態環境部已在2024-10-08發布(征求意見稿)《關于推進寧靜小區建設的指導意見》,為各地開展試點與地方規范提供頂層指引;多地媒體與地方政府在2024–2025 年間陸續報道省市開展試點工作的推進與解讀。
02-行業與企業實踐
清聽聲學的技術路徑與治理價值
隨著城市治理現代化和人性化,要求我們在噪聲管控中,必須同時滿足公共服務功能與居住品質保障的雙重訴求。作為國內聲學創新應用領導企業,自2015年成立以來,清聽聲學精耕行業10年,率先將前沿定向聲技術引入公共空間噪聲防治,從根本上推動治理邏輯,從被動的“降噪減音”轉向主動的“聲音規劃”,持續為文體旅、教育、交通等行業賦能,將“精準控制聲音”的核心能力轉化為構建和諧公共聲環境的現實路徑,推動噪聲治理從被動應對走向源頭規劃,為“寧靜小區-寧靜街區-寧靜城市-寧靜中國”的建設提供可感、可續的現代化方案。
文體旅行業 | 智慧舞場系統
以定向聲技術激活公共空間活力
清聽聲學智慧舞場系統,以獨家專利的定向聲技術為核心,把聲音有效控制在30°夾角范圍內,范圍外的音量會衰減至環保標準,能夠有效解決群眾文化體育活動引發的擾民問題,同時采用大數據、互聯網+的運用方式,集“文化宣傳”、“社區服務”、“基層便民服務”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簡單易用,助力政府實現從線上到線下文體事業創新發展。
智慧交通 | 違法鳴笛/炸街車抓拍系統
以聲源定位技術精準打擊交通噪聲
清聽聲學違法鳴笛/炸街車抓拍系統,以先進聲源定位技術為核心,以波達方向定位技術、波束形成技術、自動噪音抑制技術為基礎,對現有道路交通執法系統進行科技化、數字化升級,形成從數據采集、存儲、分析到執法提升的“綠色交通”閉環。“識別-定位-抓拍-處理”耗時不超過2秒,綜合準確率>95%,提供完整采集終端到執行終端的智能應用,助力交警快速、高效執法,真正實現還靜于民。
智慧教育 | 安靜操場系統
以聲場控制實現動靜分區
清聽聲學安靜操場系統已獲評體育領域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榮譽,系統通過多項自主科技成果轉化,集成全球領先的定向聲技術,實現設備發出的聲音被集中在固定區域內均衡傳播,超出范圍后,聲音大幅衰減至環保值,有效解決校園廣播引發的各種噪音擾民問題。
清聽聲學獨創的“波束成型”定向聲系統,早在2021年就已入選《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大氣污染防治、噪聲與振動控制領域)》技術依托單位名單。其“安靜操場系統”以卓越性能備受矚目,不僅屢獲央視《新聞直播間》專題報道的認可,還榮獲了生態環境部的高度贊譽,充分彰顯清聽聲學在環保降噪領域的領先地位。
在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寧靜”已成為衡量城市文明程度與治理能力的重要標尺。聽聲學以“科技降噪”為核心理念,憑借全球領先的定向聲技術,開創性提出“源頭降噪”的聲學范式,這一創新實踐,不止是對噪聲的簡單消除,更是對城市聲景的系統性重構,通過場景化、多維度、全流程科技介入,將傳統治理中難以調和的矛盾,轉化為可控制、可規劃、可管理的聲場秩序,為高密度城市環境中的空間權益平衡提供全新路徑。